北京鐵藝護欄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17-05-02 點擊數:2745
鐵藝在歐洲找到了良好的發展土壤。隨著歐洲大陸文明進程的推進,宮廷生活的奢華風氣開始泛濫,這種風氣也影響到了建筑和家具的風格,宮廷中豪華、富貴、精致的門窗和圍欄、精工打制的桌椅及屏風、壁掛,無一不有鐵裝飾品的影子。
十六世紀用鐵藝作裝飾達到了一個高峰。在意大利和德國產生了一種用酸腐蝕鐵來得到所需造型的新技術,這是鐵藝歷史上的一個技術突破。
歐洲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和其后各種文藝潮流的爭奇斗艷更是為鐵藝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藝術舞臺和土壤。鐵藝既保持了原有的豪華、精致、流暢、典雅的特質,又更加重視個人的品味和個性,它引入了花鳥、藤蔓、草木枝葉、貝殼等圖案,在人物造型方面,圣經人物、帶翅膀的小天使等,都帶上了凡人的表情,活潑而富于變化。
十九世紀是一個在鐵藝歷史上值得一提的時期。十九世紀時整個歐洲進入了工業時代。如果說在此之前是鐵藝的手工制作階段和文化積累階段,那么從十九世紀開始,便是鐵藝的工業化階段,即機器大生產階段。工業革命使鐵的產量大大增加,具有長遠眼光的家具設計者們預見到了鐵制家具的發展前途。在解決了鑄造及防銹等方面的難題之后,分工與生產線方式被用到了鐵制家具的制作流程中去。